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微硅粉在跨海大桥中的应用

2023-05-12

微硅粉,又称硅灰,是冶炼金属硅或硅铁合金时从烟气中回收的超细粉尘。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高性能混凝土矿物外加剂。在环境苛刻、要求极高的跨海大桥工程中,微硅粉的应用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其核心价值在于:显著提升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透性,从而直接延长大桥的使用寿命,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成本。

以下是微硅粉在跨海大桥中具体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1. 配制高强、超高强混凝土 (HSC/UHSC)

跨海大桥的桥墩、索塔等关键承重部件需要承受巨大的荷载。微硅粉在这里扮演了“增强剂”的角色。

  • 作用机理:微硅粉颗粒极细(平均粒径约0.1-0.3微米),比水泥颗粒小近百倍。它可以填充在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中,使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同时,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无定形二氧化硅会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更多、更稳定的水化硅酸钙凝胶,这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来源。

  • 效果:轻松配制出C60、C80甚至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减小结构截面尺寸,减轻自重,这对于深水基础的桥墩和超高索塔尤为重要。

2. 极大增强抗氯离子渗透性 - 防腐的关键

这是微硅粉在跨海大桥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作用。海水和海风中的氯离子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到达钢筋表面并破坏其钝化膜,会导致钢筋急剧锈蚀、体积膨胀,最终使混凝土开裂剥落,威胁结构安全。

  • 作用机理:微硅粉的填充效应和二次水化反应大幅降低了混凝土的孔隙率,特别是堵塞了毛细孔通道,使混凝土变得极为密实,像一个“实体屏障”。

  • 效果: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通过相关测试(如ASTM C1202电量法),掺入微硅粉的混凝土通常电量小于1000库仑,属于“极低”渗透级别,能有效阻止氯离子侵入,保护钢筋,从而确保大桥达到100年甚至12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

3. 提高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海水中含有硫酸镁、硫酸钠等硫酸盐,会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导致混凝土开裂、酥松。

  • 作用机理:二次水化反应消耗了大量易受硫酸盐侵蚀的氢氧化钙,同时生成的致密结构也阻碍了硫酸根离子的侵入。

  • 效果:提高了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

4. 降低水化热,减少温度裂缝

跨海大桥的桥墩、承台等是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水泥水化会释放大量热量,内外温差导致的热应力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 作用机理:在配合比设计合理的情况下,用微硅粉等量替代部分水泥,可以降低总水化热。虽然早期水化热可能稍快,但总放热量降低。

  • 效果:有助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5. 增加耐磨性和抗冲磨性

对于位于水位变动区的桥墩,会受到海浪、漂浮物等的反复冲击和磨损。

  • 作用机理:高强度和极致密的结构自然带来了更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 效果:延长桥墩抵抗海水冲刷和机械磨损的能力。

应用部位总结

微硅粉混凝土广泛应用于跨海大桥的以下关键部位:

  • 水下基础:桩基、承台,对抗氯离子渗透和强度要求极高。

  • 浪溅区及水位变动区:桥墩下部,环境最恶劣,防腐要求最高。

  • 索塔:高强、耐久性要求。

  • 预制梁段:特别是节段拼装施工的箱梁,需要早强、高强、高耐久性。

  • 桥面铺装层:需要高强、耐磨、抗渗透的混凝土。

注意事项与挑战

虽然微硅粉好处极多,但在应用中也需特别注意:

  1. 增加需水量:微硅粉比表面积巨大,会迅速吸附水分,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干涩、流动性下降。必须与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共同使用,才能保证工作性。

  2. 早期塑性收缩开裂风险:由于表面水分蒸发快,早期失水收缩较大,容易在终凝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因此必须加强早期养护,特别是及时覆盖保水,防止表面干裂。

  3. 配合比设计:需要经过严格的试验确定最佳掺量(通常为胶凝材料总量的5%-10%),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掺入会影响工作性和其他性能。

结论

在跨海大桥这样的百年工程中,微硅粉通过其物理填充和化学活性双重作用,制造出高度致密、高强、高耐久的混凝土,是抵抗海洋恶劣环境腐蚀、保证结构长效安全的核心技术与材料之一。 它的应用是现代混凝土技术的一项重大进步,为全球众多著名的跨海大桥(如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等)的建设和长期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联系地址:银川市西夏区银巴路五公里(原阀门厂)  
  • 0951-8308333
  • it1@microsilica.org
    周一~周五:8:30AM - 6:00PM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二维码
  • Copyright © 2024- 宁夏远诚新材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